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11章

后招

说话的老太太约莫60多岁,依旧容光焕发,体型也较为富态,像个女菩萨。

大家都认识她,这是来自中宇航的资深专家向碧君。她不但参与“万星”计划,也是国家队“中网”计划的顾问。

张砥砺看了一眼邓挺,邓挺做出一个“请”的手势。

张砥砺也不客气,便说道:“李院士,向总,各位专家,感谢邓总的风度,那我就先请谭匠心代表卫星院把我们对‘万星’计划的系统架构方案做一个简要的陈述。匠心是我们通信所所长,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带头人,非常清楚各项细节。”

说罢,他看向右手边的谭匠心。

谭匠心吞了一口口水,微微有些紧张地点了点头,然后将昨夜今晨大家赶工完成的材料通过投影仪投射在了白板之上。

十分清晰。

他便也没那么紧张了,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。

李承墚并没有立刻发言,而是像刚才那样,看向自己身旁的几位专家。

向碧君咳了一声,问道:“你们选择的方案是高低轨结合方案,也就是说,要打同步地球卫星上去?”

“是的。”谭匠心答道。

向碧君看向邓挺:“邓总,我记得上次在北京还是在线上讨论那次,你们筹备组的技术路线跟他们的不同,现在是什么情况?”

邓挺连忙回答:“现在依然存在分歧,我们还是坚持全低轨方案,就类似于‘星链’和我们自己的‘中网’计划。”

张砥砺眉头微微一皱,心想:“这么快就来了吗?”

在准备今天材料的时候,他昨夜特意嘱咐谭匠心将其分为两部分,一开始只阐释他们自己的立场,而将支撑材料放在第二部分,在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,这样可以让汇报显得没有那么“冲”。

毕竟当着北京来的国家级专家,上海团队内部不宜表现得过于水火不容。

谭匠心听罢,侧过脸看着张砥砺,仿佛在问:“我们需要现在就把第二部分投影出来吗?”

张砥砺微微摇了摇头。

祝千帆不禁佩服他的定力。

的确,在现在的情况下,在没有看到筹备组的出牌之前,就把所有的底牌全部亮出来,显然是不行的。

同时,他也再度为李承墚和向碧君两人表现出来的切中肯綮无比信服:不愧是国家级专家,一句废话都没有。

不过,目前的场面还轮不到他去发言,所以,祝千帆只能继续专注地观察——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。

向碧君并没有要求谭匠心去跟邓挺对质,而是顺着邓挺的话:“那好,你们把你们的方案也介绍一下吧。然后我们再一起看。”

邓挺点了点头,看向右侧的赵莹。

赵莹心领神会,挺起胸膛,用清脆的声音非常顺畅地将筹备组的技术架构做了讲解。

整个会场鸦雀无声。很明显,大家的注意力比刚才谭匠心介绍时要聚焦很多。

祝千帆也听得十分舒适。

“所以,李院士,各位领导和专家,简单总结,我们‘万星’计划筹备组的方案是借鉴成熟的美国‘星链’计划和我国‘中网’计划的系统构型,不在系统架构上做标新立异的尝试,而是在后续的卫星载荷设计上做一些微创新。”

向碧君依然面无表情,扫了一眼张砥砺和谭匠心:“你们有更多的材料吗?很明显,你们和他们的最大分歧在于整个星座的系统架构。我想,我们今天在这里,如果能够提供一些见解和输入,帮助你们达成一致,这样我们这趟过来的目的就达到了,也完美回应了刚才李院士给大家传达的国家的殷切希望——我们要加快脚步。”

“来了!”祝千帆屏住呼吸。

张砥砺和邓挺彼此对视了一眼,这次,他主动说道:“刚才邓总他们表现出了风度,让我们先汇报,现在,我也投桃报李,请邓总他们先说说吧。”

邓挺倒也没有推辞,也并未再让赵莹出马,而是自己直接站了起来,朗声说道:“李院士,向总,各位领导和专家,我们筹备组与他们卫星院并没有不共戴天之仇,大家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,就是配合国家战略,赶超‘星链’计划!而之所以我们争执了这么长的时间,在我看来,其原因在于我们和他们的视角不同。张院他们有着中科院的背景,又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成功研制了多个卫星型号,他们的技术积淀与我们相比毫无疑问是更加深厚的,他们的技术经验也无疑比我们要更加丰富......”

说到这里,张砥砺和他的团队都感到一丝意外——因为在以往双方的激烈交锋当中,筹备组的人从来没有正面承认过这一点。

尽管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。毕竟筹备组的成员,虽然每个人都不简单,但都来自不同的背景,相当于一支临时拼凑而成的“雇佣军”,跟他们卫星院这样一支相对比较稳定的团队哪能同日而语呢?

不过,祝千帆并没有放松,在心底默默念到:“很快就会有‘但是’了吧......”

“......但是......”邓挺果然开始了转折:“我们的‘万星’计划是一个商业卫星互联网星座项目,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服务于我国和全球的客户,帮助他们实现更加便利与不间断的通信,无论身在何处。这就意味着,‘万星’星座需要实现商业成功才行,否则就会步当年‘铱星’计划的后尘。为什么美国的‘星链’计划在几年前正式提出以来,可以高歌猛进,很大因素在于大大降低了卫星本身的研制成本和发射成本,使得这个计划具备了商业成功的条件,否则,以资本家的尿性,可能仅仅为了社会效益去做慈善吗?”

说到这里,邓挺顿了顿,环视着会场,观察着大家,尤其是李承墚们。

见李承墚和向碧君的表情都十分专注,他便赶紧接着说:“所以,当我们设计这个系统的系统架构或者构型的时候,不能仅仅从技术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。卫星院的高低轨结合方案固然从技术角度来看几乎无懈可击,性能表现和系统本身的鲁棒性甚至还要好于我们,但实现成本呢?”

这时候,他低头对赵莹轻声说道:“把我们做的成本数据投出来给大家看看吧。”

赵莹正等待着这一刻,连忙熟练地操作。

片刻后,一张简洁而鲜明的对比表格出现在所有人眼前。

邓挺指着表格说道:“如果我们采用跟随策略,借鉴已经得到验证的‘星链’计划和已经完成设计的‘中网’计划的系统架构,而不是另起炉灶,采用一个前无古人的设计方案,从整体成本上和风险上能够降低约40%。因为后者会引入好几种卫星平台与载荷——地球同步卫星、太阳同步卫星和低轨卫星的设计显然是不同的,无法复用。这样一来,不光造成卫星研制和生产线要增加,还意味着对于运载火箭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,降低火箭发射效率。所以......表面上我们争论的是技术方案,但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,不能只聚焦于技术,大家说,是不是这样?”

抛出一个看似是疑问却实际上是设问句的问题之后,邓挺冲着大家微微点了点头,然后坐下。

两旁的赵莹和陈其亮都在桌子下方冲他比画了一个大拇指。

邓挺没有回应两人,而是心无旁骛地盯着主位上的李承墚以及他身旁的几名专家。

李承墚并没有立刻表态,而是依然如刚才那样,看向身旁。

向碧君便点头说道:“邓总说得很好,观点非常明确,数据准备得也十分详实。”

然后,她将目光转移到张砥砺脸上:“张院,你们怎么看?的确,到目前为止,包括以前每次交流,你们似乎一直都只专注在技术上。”

这句话的倾向性已经十分明显了。

邓挺心中忍不住暗喜。

然而,对面的张砥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的表情,而是笑了起来。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11章 后招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